题平林山诗卷

岑安卿〔元代〕

郑侯书法妙天下,镌石林生亦文雅。延平碑刻不日成,坐见东南纸增价。我穷出游羞局促,打碑拟向京师鬻。只恐天公不我怜,一夜风雷轰荐福。

题后林李伯高诗卷

刘克庄〔宋代〕

蝉噪螀啼众窍号,岂知今代有诗豪。谐如帝所闻天乐,壮似胥江看雪涛。险韵森严压皮陆,短章高雅逼韦陶。老夫欲反樊川序,长吉安能仆命骚。

访高望公村舍 其二

何绛〔宋代〕

迂回入林莽,登我故人堂。虽云离别久,两心同一方。石琴弹无弦,知音何用伤。蓬头王霸子,左右执壶觞。觞至不复辞,飘然入醉乡。殊矣世间人,丝丝较短长。

访高望公村舍 其一

何绛〔宋代〕

高子善耕稼,结庐依山阿。柴门对深巷,牛羊日夕过。深耕而易耨,常恐恶草多。圣贤日以过,古道若之何。嗟尔宁戚子,徒然扣角歌。努力事躬耕,但愿成嘉禾。

春柳十咏 其十 村舍

敦敏〔清代〕

村村流水渐成堤,绕屋霏微柳色齐。肯向朱门誇绣障,但随冷月伴鸦栖。炊烟遥接青烟暗,麦浪低含翠浪迷。不管人间离别意,条条斜拂小桥西。

对菊

丁高林〔清代〕

几本僅成畦,山晴手自栽。花逢新过雁,根带旧移苔。正色通骚籍,清香入酒杯。傥无陶靖节,今古为谁开。

高爵歌次茝林中丞韵

李宗瀛〔清代〕

晋安先生雅好古,吉金乐石归网罗。余君入肆得铜爵,持献铃阁供摩挲。先生一见定商物,精识不共硁䃴磨。政余诂订吟且绘,奚翅获鼎汾之阿。上骈双柱下三趾,饕耳豕腹形无颇。腰环素带俨围玉,斑作翠点如浮荷。{扳食}中三字子孙父,铭辞质朴迥异他。景毫遗制务光篆,差胜赝器讹承讹。我维爵以戒沈湎,如卣戒{武暴}名立戈。又维酒以介眉寿,如鼎祝寿称阜禾。先民制器岂徒尔,于以飨射与干戈。旁稽款识释薛氏,可补博古图宣和。能铭古者大夫事,一时纸贵七字哦。想见庋阁备三代,更较积古斋中多。门{犭支}卣盖应好在,殷周一室欣如何。新诗漫拟苏答穆,佳话聊同欧得坡。

送高执中赴文州楒林

李新〔宋代〕

两眼追霜鹰,铁石悬肺腑。何为向北风,送子泪如雨。平生珍古交,及今未多数。相逢汉江曲,聊作蘋鸥聚。我疾子不憎,人弃子或取。庄舄尚资越,茅兰植当户。坐与斥鷃争,秋蓬塌云羽。尝笑祢正平,飞毫赋鹦鹉。身为机上肉,手复乱挝鼓。老瞒畏口实,假手待黄祖。早知时不容,敛板就公府。社栎名散材,长年谢斤斧。文豹皮为灾,安所逃缯罟。我亦懲祢生,严律绳步武。闭门收旧学,不管唇舌腐。子今落穷边,武库润降虏。过客无只轮,捷布恐旁午。黑云压孤堞,残月走夜尘。四邻递阴风,隔壁啸乳虎。非但饮徒旷,愈觉诗思若。参军新妇贤,眉颊生媚妩。慰子远行役,举案头自俯。已闻富书囊,到即弃栋宇。异时宝弓剑,弃置贱如土。承平诸将老,谁复师尚父。可怜高阁生,落笔辄杕杜。宛然琼瑶姿,寒光照玄圃。再入乌衣曲,观者但如堵。襄阳佳山水,檀栾结邻坞。蚤晚折简来,为了脱簪组。

村舍柳

丁高林〔清代〕

邮亭折尽为分携,争得长条拂地垂。何似竹篱茅舍畔,新年不减旧年枝。

湖边采莲妇赏析

李白〔唐代〕

小姑织白纻,未解将人语。大嫂采芙蓉,溪湖千万重。长兄行不在,莫使外人逢。愿学秋胡妇,贞心比古松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小姑子在家纺织苎麻布,还不知道与人打交道。
大嫂子去湖里采芙蓉,曲溪宽湖,荷叶千万重。
你大哥外出远行,大嫂你别跟陌生人说话。
要像秋胡的夫人一样,不受诱惑,要像松树高洁。

注释
白纻:苎麻布。
将:与。
大嫂:兄嫂,文中指哥哥的妻子。
溪湖:曲溪宽湖。
行不在:外出远行。
外人:陌生人。
秋胡妇:典故名,典出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卷五《节义传·鲁秋洁妇》。秋胡之妻。
诗文中常用以为节义烈女的典型。
贞心:表示贞洁,贞操。▲

参考资料:

1、 《辞海》(缩印本).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年1月版,第1525页
赏析

《湖边采莲妇》是乐府古题之一。诗人借助于这一古题,刻画出一个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子形象。诗人在这首诗中,运用对比的写法。诗人把“小姑织白纡,未解将人语”和“大嫂采芙蓉,”“莫使外人逢”相对比。

前两句描写小姑子在家纺织麻布,不懂的与外人打交道,还有大嫂子在溪水里采摘芙蓉,美丽动人。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个朴实的乡下妇女,清新脱俗之感跃然纸上。

后两句描写大哥走后大嫂的表现,加上运用典故,更能体现出他们之间夫妻相爱,也从侧面体现了古代妇女对于自己的贞洁是非常看重的。

“愿”字将诗人多大嫂珍重自己贞操的希望渲染的淋漓尽致。运用典故,加深感受。‘“未解”一词体现出了小姑的淳朴与自然,更能看出古时女子的淳朴善良,引入喜欢。

小姑在家中,尚且要“将人语”,大嫂在野外,反要“莫使外人逢。”以小姑的天真烂漫,来衬托“大嫂”的拘谨防范。使我们了解到采莲妇的贤淑和纯朴。诗歌在最后,又以“愿学秋胡妻,贞心比古松”结尾,把采莲妇的贞洁之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《湖边采莲妇》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,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,通过对小事的描写,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古代妇女对贞操的看重。同时借用典故,更加强了对妻子对丈夫的忠贞的描写。从民间小事剖析出大道理,更能和读者产生共鸣。▲

参考资料:

1、 张超.经典情诗赏析:线装书局,2007.7:第128页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。诗人描写了丈夫远行,家中无男丁姑嫂对话的场景。

下一页 上一页 / 10195页
形式
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: 本站非赢利组织,为个人网站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无意间侵权,请联系告知,立马删除。